中国的朋友们告诉我,现在,中国疫情的情况比较稳定,生活正在恢复正常节奏,人们开始复工上班了。大家都已经了解了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如何珍惜身体健康,以及如何团结起来共克时艰。我想对中国人民说:“我完全相信中国有能力应对任何难题,我相信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我也要对中国说:“谢谢你。”因为中国最早控制住了疫情,为世界抗疫争取了时间。来自中国的宝贵经验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正确的抗疫道路。
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莉亚娜·阿尔索夫斯卡与中国有着深厚的缘分,她深深地热爱着中国的一切,也见证了中国与墨西哥两国的友谊愈加牢固。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翻译与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界最为令人关注的一个学术领域,经过40年的努力,中国学人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对中国当代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构成当代中国学术史最为重要的一个篇章。
不可否认,西方文化中确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为人类的文明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念,值得东方去学习。但中西对立,现代与传统二分的模式显然有着它的弊端。仅就历史而言,这样的思路美化了西方的道路,把西方文化与精神发展史说成了一个自我成长的历史,把在漫长历史中阿拉伯文化、东方文化对其的影响与贡献完全忽略,特别是在启蒙时期,完全无视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历史,当然也无视自大航海以后,西方在全球的殖民历史以及对其他文化的灭绝与罪恶。
19世纪初,法兰西学院正式设立世界上第一个汉学教授席位,标志着欧洲专业汉学的诞生,核心人物雷慕沙也成为西方汉学最初的领军人物。从雷慕沙的汉语学习及其后的研究里可以看出,传教士汉学对其影响甚深,也反映出传教士汉学向专业汉学的过渡。中国典籍翻译是雷慕沙重要的学术成就,也形成了其后法兰西学院的汉学传统。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