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绸之路上的驼铃相闻到数字时代的万物互联,不同文明在碰撞中交融、在对话中新生。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致力于推动世界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通过文明对话增进各国理解信任和民心相通,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
北京语言大学将于2025年6月2日至6月4日在北京举办“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北京论坛”。本次会议将围绕汉学研究创新、传播策略、教育体系、区域融合及资源整合五大核心议题展开研讨,旨在凝聚学界共识,探索汉学在新时代的破局之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文化动能。
会议信息
一、会议主题
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北京论坛
议题一:中外经典翻译与文明互鉴
议题二:汉学与区域文明交流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议题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议题四:数字时代的跨文化传播与阐释
二、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承办单位:世界汉学中心
三、会议时间
2025年6月2日-6月4日
四、会议地点
北京
五、会议日程
6月2日(星期一)
全天前往北京报到
6月3日(星期二)
上午北京论坛开幕式、致辞及主旨演讲
下午平行分论坛
6月4日(星期三)
全天离会
六、参会报名
1.参会者需缴纳会务费1000元(学生500元)。研讨会期间所有费用自理(包括往返交通、食宿、签证费等)。
2.报名时间:自会议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5月20日止。
3.报名方式:参会人员需填写参会回执表格,并提交个人信息、论文摘要等相关材料,于2025年5月20日前发送至邮箱:sinology@blcu.edu.cn。北京论坛参会回执-中方学者(1).docx
4.世界汉学中心将协助参会学者开具邀请函,办理会议相关手续。
七、会议使用语言
中文、英文
八、联系方式
会务联系人:屈圆梦
电话:15318018708
电子邮箱:sinology@blcu.edu.cn
嘉宾名单
(按国家首字母和姓名首字母排序)
一、外方嘉宾(26人)
【阿根廷】Gonzalo Iparraguirre贡萨洛·伊帕拉吉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高级研究员
【澳大利亚】Colin Patrick Mackerras马克林,澳大利亚联邦人文科学院院士
【不丹】Lobzang Dorji洛桑·多吉,不丹青年汉学家、不丹皇家大学雪卢翠技术学院讲师
【波黑】Jelena Nikolic邬雅丽,东萨拉热窝大学哲学院汉学系主任
【保加利亚】Antonia Tsankova安冬妮娅·赞科娃,索非亚大学古典与现代语文学院汉学系主任、副教授
【加拿大】Christopher Lupke陆敬思,阿尔伯达大学教授
【加拿大】Elham Mirzania孟娜,多伦多都市大学副教授
【哥斯达黎加】Jimena Jaén,哥斯达黎加驻华大使馆前临时代办
【丹麦】Theodor Harbsmeier西奥多·哈布斯迈尔,丹麦翻译家
【厄瓜多尔】María Cristina Vallejo玛丽亚·克里斯汀娜·巴列霍,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厄瓜多尔分院教授
【厄瓜多尔】Tapia Ramirez Hector Patricio,中部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研究中心主任
【德国】Christoph Harbsmeier何莫邪,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奥斯陆大学荣休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兼职教授
【德国】Martin Woesler吴漠汀,欧洲科学院院士
【希腊】Stavros Katsios斯塔夫洛斯·卡茨奥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遗产教席指导委员会主任
【匈牙利】Erika Barta艾丽卡,匈牙利翻译家
【意大利】Eugenio Lo Sardo罗萨度,罗马国家档案馆馆长、罗马大学考古系教授
【墨西哥】Armando Renato Balderrama Santander,高级智库经济研究与教育中心亚太中心主任
【蒙古】B. Gerlee格日勒,Erdem Gegeerel出版社社长
【秘鲁】Roberto Sánchez Palomino罗伯特·桑切斯·帕洛米诺,现任秘鲁国会议员
【俄罗斯】Alexey Maslov马斯洛夫,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
【塞尔维亚】Ana M. Jovanovi安娜,贝尔格兰德大学副教授
【新加坡】Gary Lit Ying Loong列英龙,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
【南非】Paul TEMBE谭哲理,中非国际交流智库教授
【西班牙】Juan Carlos Moreno-Arrones苗志皓,西班牙汉学与中国学协会秘书长
【泰国】CHARASSRI JIRAPHAS谢玉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土耳其】Giray Fidan吉来,土耳其安卡拉哈兹巴伊拉姆大学教授
2025-04-30
2025-04-29
2025-04-28
2025-04-28